健康讲堂
胃溃疡一旦癌变,会有哪些信号?如何预防?
一.消化性溃疡
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,约10%-15%的人并无症状发作,而多数患者具有典型临床表现,即:慢性、秋冬和冬春之交周期性发病的节律性上腹痛。
十二指肠溃疡常表现为节律性空腹痛,而胃溃疡常为餐后痛。部分患者平时缺乏典型临床表现,而以大出血、急性穿孔为其首发症状。
可以通过胃镜检查诊断。
二.反复发作的胃溃疡被确认为癌前病变
胃溃疡有一定的癌变率。
主要发生在中年以上,反复发生且久治不愈的溃疡,对这种溃疡要高度警惕。
其实临床上对于所有的胃溃疡都要进行病理活检,尤其是上述溃疡,一定要排除癌变以后才能进行治疗,以防误诊及延误病情。
一般来讲,发生胃溃疡癌变的患者多有长期慢性胃溃疡病史,溃疡边缘上皮细胞反复破坏与粘膜修复再生、化生、不典型增生,随着时间的延长,增加了癌变的可能性。
近年来由于诊断及检查方法的进展,发现局限于黏膜的早期胃癌可以发生糜烂和溃疡,其组织面可以被继发性消化性溃疡所改变,这些癌性溃疡可以像良性溃疡那样修复,而且溃疡和修复可反复出现,病程因此可延长达几个月甚至更长,所以对胃溃疡应高度重视。
三.胃溃疡发生恶变有哪些信号?
胃溃疡的疼痛多表现为上腹部隐痛,呈烧灼样或钝痛,且疼痛的发作与进食有关,一般在饭后半小时到1小时内出现,以后逐渐减轻。如果疼痛失去了上述规律性,变为不定时发作,或成为持续性隐痛,或疼痛性质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明显的改变,则应警惕为癌变的先兆。
虽说胃溃疡易反复发作,但平时服用抗溃疡药物后,症状一般能够缓解如果按常规服用抗溃疡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,效果变得不明显,甚至无效,就应该怀疑是癌变的先兆。
在短期内出现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、发热及进行性的消瘦,体重减轻,则癌变的可能性极大。
病人近期内经常发生呕血或出现柏油样大便,大便潜血试验结果持续呈阳性,并且发生严重贫血,这些现象均表明,胃溃疡可能正在恶变为癌症。
胃溃疡患者一般不会形成腹部包块,但是如果发生癌变,溃疡就会变大、变硬,晚期患者可以在左上腹部触摸到包块。包块质地常较硬,呈结节状,不光滑。
近期症状反复,如打嗝、嗳气、腹痛、且伴有消瘦者。
胃溃疡的饮食调理原则
常言道:三分治疗,七分保养。溃疡病的发生、发展及症状的轻重与痊愈均与饮食密切相关,因此,合理的膳食对控制本病至关重要。 所以,饮食原则非常重要,是预防溃疡发生、复发和治疗溃疡病的重要环节。
第一、加强营养:
应选用易消化、含足够热量、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。如稀饭、粥类、细面条、牛奶、软米饭、豆浆、鸡蛋、瘦肉、豆腐和豆制品;富含维生素A、B、C的食物,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等。这些食物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,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组织和促进溃疡愈合。反酸重的患者应尽量少饮用豆奶和牛奶,避免刺激胃酸过多。
第二、限制多渣食物:
应避免吃油煎、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纤维较多的芹菜、韭菜、豆芽、火腿、腊肉、鱼干及各种粗粮。这些食物不仅粗糙不易消化,而且还会引起胃液大量分泌,加重胃的负担。但经过加工制成菜泥等易消化的食物可以食用。
第三、忌食刺激性食物:
禁吃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,如肉汤、生葱、生蒜、浓缩果汁、咖啡、酒、浓茶等,以及过甜、过酸、过咸、过热、生、冷、硬等食物。甜食可增加胃酸分泌,刺激溃疡面加重病情;过热食物刺激溃疡面,引起疼痛,致使溃疡面血管扩张而引起出血;辛辣食物刺激渍疡面,使胃酸分泌增加;过冷、过硬食物不易消化,可加重病情。
第四、戒烟戒酒:
烟草中的尼古丁能改变胃液的酸碱度,扰乱胃幽门正常活动,诱发或加重溃疡病。
乙醇可以直接破坏胃黏膜保护层,引起胃黏膜糜烂溃疡形成。
所以溃疡病人应该戒烟戒酒。
第五、溃疡病较严重时:
当消化道少量出血时,饮食应以牛奶、豆浆、米汤、藕粉等流质饮食为宜,尽量少加糖或不加糖,以免胃酸过多。
若出血量大,出现呕血或黑便时应禁食,采用静脉补液的方法供给必需的能量和营养,待病情稳定后,逐渐由半量流质、全量流质过渡到软食,直到正常饭菜。
若发生溃疡穿孔应立即停止饮食,并住院手术处理。